省扶贫办副主任张杰在省老促会、省扶贫基金会理事会上的讲话
2016年3月15日 来源:省“两会”简报第1期 | 打印本页 | 浏览: |
新年伊始,省“两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在这里总结2015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16年的工作,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刚才听了张会长的工作报告,讲的非常好,2015年我们各级“两会”组织围绕着老区的建设、围绕着老区的脱贫致富、发挥老同志的余热,发挥“两会”组织的优势,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值得充分的肯定。2016年的工作紧紧围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来安排和部署,突出老区脱贫攻坚这个主题,非常好,非常有针对性,将会取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去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以6月18号贵州会议和11月份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为标志,扶贫开发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按中央的提法叫做是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阶段。把扶贫开发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样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进行安排和部署,把解决好七千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当中,你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七千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不能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志,一个基本的门槛。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全省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分析我省建成小康社会的形势时谈到,我们省是要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9年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析我省的形势,我们小康社会的建设程度已经达到了88%接近90%,有很多评价指标已经超过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指标,达到了100分以上。从总的形势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就在于我们建档立卡的590万贫困人口,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不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存在的贫困问题。所以应该根据这样一个精神,我们对脱贫绩效的评价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前我们是按照平均数来评价,比如一个县、一个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多少,就认为他脱了贫,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一个村如果出了一个百万收入的大户,他就可能掩盖了100个农户的贫困问题。所以我们现在的评价不是按这个平均数来脱贫 ,而是按照建档立卡的农户的政策落实情况、投入情况、收入情况来评价我们脱贫的成效,这是实现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当前中央和省委把扶贫开发放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进行安排和部署,为我们下一阶段搞好这项工作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扶贫开发进入到了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阶段,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实施精准扶贫。在当前形势下提出精准扶贫,我想一方面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当前农村贫困状况决定的。当前我们农村的贫困人口呈现出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个是能力非常低下。剩下的贫困人口所具有的发展能力是极其低下的,有约30%到40%是丧失了劳动能力的;第二个特点是致贫原因非常复杂,我们在建档立卡当中列了12项原因。所以这两个特点就决定了原来那种采取大水漫灌的政策和形式就不行了,必须针对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才能够解决好全国七千万、我省接近6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这是当前提出精准扶贫的大背景的。
那么精准扶贫是一个什么含义呢? 中办发[2013]25号文件对精准扶贫有一个概括:“精准扶贫,是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的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脱贫的目标”。理解这一段文字,我觉得精准扶贫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精准扶贫是针对贫困村,特别是贫困农户开展的帮扶,这与我们原来在扶贫当中专注于区域开发是有差别的。第二个是精准扶贫主要是利用专项措施开展的扶贫,包括我们财政专项扶贫措施,行业部门针对农户的一些专项帮扶措施,以及包括我们凝聚的社会力量。主要围绕着贫困农户两补助、三保障的目标和解决好水、电、路、气房等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农户的问题,所以他是专项扶贫措施帮助农民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扶贫。第三是精准扶贫强调了政策措施的差异性,由于当前贫困人口呈现出能力低下和致贫原因多样性的特点,所以要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提高政策的扶持力度。体现帮扶措施的差异性,也就是说贫困对象需要什么你就要帮扶什么,需要帮扶到什么程度你就应该帮扶到什么程度,而不能像过去那样采取简单划一的政策措施。第四是精准扶贫强调了政策措施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实际效果和时间效果。精准扶贫就是要扶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是指对象的真实性,确确实实扶持贫困人口。真扶贫是指措施的有效性,措施能够落实,能够切实起到脱贫的效果,通过有效的措施瞄准真正的贫困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脱贫的目标。
按精准扶贫的要求,我们省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2014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0万,贫困发生率14.7%,在全国有扶贫开发任务的28个省份中分别排到了第9位和第7位。从分布来看,重点地区有354.2万占61%,非重点地区226.5万占39%,4821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在重点地区有2442个占50.7%,在非重点地区有2379个占49%。所以从总量来看比较大,从分布来看无论是重点地区还是非重点地区,下一阶段面临的扶贫开发任务都非常艰巨,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一个脱贫攻坚任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那么精准扶贫在我们具体工作当中有些什么具体要求呢?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思考的非常深入,非常细致,他在贵州的座谈会上指出:扶贫开发到了现今这个阶段,你再采取大而化之、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必须针对贫困农户的具体情况采取滴管式的精准扶贫,才能够取到脱贫的效果。实施精准扶贫要做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 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我觉得这六个精准是我们下一步在实施扶贫过程当中应该达到的一个基本的要求。
第一个对象精准。就是要通过贫困识别,建档立卡把对象找准,确确实实是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工作对象不精准做再多的工作都是无用功,甚至很多工作内容可能是违反政策要追究责任的。我们搞了几轮的建档立卡,2014年建档立卡花了很大的精力,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2015年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各地花了很大的精力搞回头看,力求达到扶贫对象精准。做这个工作,既要防止把不是贫困对象纳入到我们建档立卡的范围中来,也要防止对纳入的贫困户没有任何帮扶措施就把他踢出贫困户之外,我们称之为被脱贫,所以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第二个项目安排精准。既包括安排到村到农户的项目要符合贫困村贫困农户的实际,也包括整村推进和帮扶农户的过程当中确定的项目能够帮助他们脱贫的。我们过去的一些项目安排按精准的要求是没有做好的,比如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户实施搬迁扶贫,每个搬迁农户补助2000元钱,一个家庭按照4个人来算,补助8000元钱,这是远远不够的。你要保证他的基本住房,你最起码得60平米两间平房,在农村最少需要3到5万元钱,而你只补助8000元钱,真正的贫困农户搬不了,享受不了这样的政策,所以这个项目是不精准的,不符合贫困农户实际的。那么现在就改了,改到什么程度呢,中央拿出6000亿的资金在未来5年的时间当中解决1000万农户的搬迁扶,人均6万元、户均约24万,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搬迁的住房,对贫困农户基本上要包下来,基本上不要农户花钱;二是搬迁的配套设施建设;三是造饭碗,就是要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必须要有产业的发展要有谋生的手段,这个政策就符合贫困户的实际了,他能够享受得到,这就是项目精准,类似于这样的项目还有诸多。
第三个资金使用精准。我们原来的扶贫资金使用没有瞄准贫困农户,贫困农户享受政策资源是极其有限的。那么这一次按照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精准的要求,我们对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办法进行了调整,财政资金分配的办法原来是按照重点贫困县来分配的。这次我们调整为二二六的分配办法,20%的资金按重点县来分配,20%的资金按照建档立卡的4821个村来分配,60%的资金按照590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来分配。所以这样一种分配办法我们插花贫困地区,扶贫资金就大幅增长了。资金使用精准还有一条,要求县级政府整合方方面面的涉农资金用于贫困村贫困农户的脱贫,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整合资金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的工作意见》,为县级政府整合方方面面的涉农资金用于贫困村贫困农户的脱贫提供了平台。
第四个措施到户精准。习近平同志在贵州讲话当中提出了四个一批:生产发展和就业一批、医疗救助一批、扶贫搬迁一批、政策兜底一批。后来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又完善为五个一批,生产发展和就业一批、生态补偿一批、教育补偿一批、扶贫搬迁一批、政策兜底一批,把医疗救助包含到政策兜底当中去了,我觉得不管是四个一批也好五个一批也好,都是指导我们政策精准到户的好意见,我们要按照这样四个一批、五个一批的要求认真落实措施精准到户的要求。
第五个因村派人精准。选派工作队帮助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在精准扶贫过程当中选派工作队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把他视作实施扶贫滴灌的管道。现在我们省、市、县三级都派了大量的工作队,每一个重点村都有工作队驻村帮扶,每一个贫困农户都有党员落实包保责任。
第六个脱贫成效精准。脱贫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可能会为了完成任务忽视质量问题,所以要做到脱贫成效精准。一方面要加大脱贫成效的检查验收力度,另一方面要发挥各种责任制指挥棒的作用,把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力调动到扶贫开发上面来,大体上精准扶贫从它的含义它的基本工作要求就是这样一些。
那么按照这样一个精准扶贫的要求,借这个机会对 “两会”的工作提几点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两会”的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老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来。在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当中中央提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实际上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都是政府扶贫,这符合我们国家扶贫开发的现状。我们的扶贫开发是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高度重视社会力量的扶贫,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蕴藏着巨大的扶贫潜力。我们在这个方面是做的不够的,与发达国家比我们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济困方面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以2010年我国和美国的社会捐赠对比为例, 3亿美国人捐赠的扶贫济困款2909亿美元,而13亿多中国人捐赠的扶贫济困款只有164亿美元,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的比较数据不一定那么准确,我们和美国处于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但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就是我国扶贫开发的社会力量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这个潜力只要有好的平台、好的动员组织机制,是完全能够发掘出来的。比如说广东,汪洋同志在广东主政的时候高度重视贫困开发,他在调查研究之后得出了“两个广东”的结论,即富广东穷广东、“富广东”就是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穷广东”就是他认为全国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比喻说粤西粤东粤北,这些大山区仍然处在深度贫困当中,他的那个状况跟我们秦巴山、武陵山的状况好不到那里去。为此他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率先在全国设立扶贫日。这个扶贫日设在6月30日,7月1日是我们党的生日,他把这个日子设在6月30日,就时刻提醒我们,我们共产党不要忘记了穷人。设立扶贫日两个目的:一个是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提醒富裕了人民不要忘记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在困难之中;第二个就是募集社会资金,广东每年通过这个扶贫日募集30亿的扶贫开发资金。所以我们只要有一个好的平台和科学的动员组织机制,就能把社会扶贫潜力发掘出来。“两会”在这方面有优势,“两会”的领导都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退下来的老同志,在当地很有影响很有威望。“两会”是我们扶贫开发比较早建立起来的社会扶贫组织,有着几十年的扶贫开发经历,所以它是有优势的。充分发挥这个组织的优势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这个方面多做工作,精准扶贫有需要,社会发展有潜力。只要我们搞的好,这方面的工作多多少少能够取得一些成绩。
第二个建议就是充分用好社会扶贫资源培育“两会”的扶持品牌。 我们怎样去用好这个扶贫资金,怎样用出效果在社会上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为下一步募集更多的扶贫资金起到一个示范效应,“两会”应该琢磨这个事情。“思源回报工程”是我们“两会”的一个品牌,怎样按精准扶贫的要求,按照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这样一些精准扶贫的要求进一步把我们的“思源回报工程”建设的内容集中,可以从做一件小事做起,但是把这一件小事做大它也会起到很大的影响。比如说中国扶贫基金会做的一个爱心包裹,做了这几年越做越大,就是对每一个贫困村通过爱心人士捐100元钱在邮局直接一交,你就知道你这100块钱在哪里、用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你交1000元钱就对一个学校献了一个爱心包裹。“两会”能不能借助这方面的经验,根据我们的能力办一件小事,把这一件小事做的面很广,做的很大,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影响。能不能做到这个程度,如果做到这个程度的话,在社会上起到的社会扶贫作用就会多我们下一步的募集资金、用好资金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越来越多的人来关心这个事情,出钱来办这个事情。
第三个建议就是加强对募集资金的管理,确保不出问题。从刚才张司令介绍的情况来看,我们募集的资金不多,但也不算少,县市区募集了3000多万,我们省里募集了2000多万,加起来5000多万,这是不完全的统计,可能真正的加起来有接近1个亿的资金,这也不是一个很少的资金,从我们的体会来看,各级越来越加强了对扶贫资金的管理,现在不仅仅是人大政协在监督、审计部门在审计、检察院在2015年到2017年这三年的时间当中要把扶贫资金的落实情况作为全国检查系统重点加强管理的对象,所以我们感觉到压力非常大,经常有上级主管部门来审计监察我们的资金使用情况,只要出现了问题就会加大处理的力度,这两年来我们基层的扶贫干部受到纪律处分和责任追究的不在少数,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各级“两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各级基金会都是老同志,有水平、有素质、有能力,我相信你们是不会让资金出问题的,但是加强资金管理不是人格能够保证的,它必须靠制度、靠工作力量来保证,有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我们现在是一个松散型的组织,我们市县的基金会都挂靠到我们省基金会,管理主体很软。我们各级的管理力量也很有限,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所以我担心这当中出问题,必须把募集资金的管理作为我们扶贫基金会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扶贫办说是一个主管部门实际上是一个联系部门,我们有责任提醒一下这个事情,借这个机会讲了这么多,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领导提出批评。
- 上一篇:省老促会名誉名长王群在省老促会、省扶贫基金会理事会上的讲话 2016/3/17
- 下一篇:刘永富:支持湖北随州光伏金融旅游构树等扶贫项目 201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