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经验交流

创新长效机制 助推老区脱贫

2016年6月8日 来源:松滋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

 

    松滋建立帮扶老区的长效机制,是在认真总结老促会建会十年帮扶工作后从2008年开始探索的,经过4年的努力,松滋帮扶老区的长效机制初见雏形。2012年,荆州老促会对松滋的做法给予肯定,提出“外学襄阳,内学松滋”,使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在学习襄阳经验、总结自身工作的基础上,起草了建立长效机制的意见,报经市政府批准,以松政发〔2013〕6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建立帮扶老区长效机制的意见》。至此,“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帮扶、社会参与、老促会促办、老区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贯穿在老区帮扶的全过程,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发挥出有力的推动作用。它增强了部门的社会责任,实现了由“由我扶”向“我要扶”的转变;加大了帮扶力度,实现了由零打碎敲向整体推进的转变;整合了帮扶资源,实现了由单兵作战到合力攻坚的转变;改进了老促会的工作,实现了由募钱筹款向调研服务的转变。

 

    在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

    一、 党政领导是建立长效机制的根本。
    松滋市委市政府关注老区建设不仅是制定政策措施,更重要的是落实行动,付诸实施。市委常委及“四大
家”领导各自都有老区联系点,老区建设既是“四大家工程”,又是“一把手工程”。市委常委每年听取1—2次老区建设工作汇报,市委市府及两办7年来先后印发九个文件、纪要,制定了老区优先的十项措施。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心和重视老促会的工作,扶持老区专款由每年10万元增至40万元,老促会办公经费及乡镇老促会的日常经费,都纳入财政预算。市老促会近5年实施的65个老区项目,都 是市长亲审后政府办行文下达的。今年,又安排老促会搬至市民政局新修的社会福利中心办公,改善了老促会的办公环境,还配备1名在职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驻会工作。在5月底召开的老促会换届会议上,市委书记、市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常委副市长、组织部长都参加了会议,常务副市长主持会议,组织部长宣读了新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批复,市委书记大会讲话。市委、市政府对老区工作的重视,不愧为“全国支持老区发展先进单位”荣誉证上书写的“情系老区发展,造福老区人民”12个大字。

 

     二、部门帮扶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
     部门是帮扶老区的主力军。没有部门的积极性,就没有老区的进步与发展。在市委市府的统一领导和市老
促会的努力工作下,市直各部门的社会责任意识、老区意识、法律意识进一步加深,帮扶老区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为我们建立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市交通局吴林文局长常说,帮扶老区是我们的责任,为老区办事是我们的光荣。每次项目对接时,他总是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连续5年为老区修了7条公路,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市财政局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支付50余万元支持老区项目建设,2011年增加投入30余万元,为牛长岭村维修了提灌站,解决了1000多亩农田灌溉难问题。市水利局近5年连续投入200余万元,为老区硬化3条渠道1.5万米,解决近万亩农田灌溉问题。国土资源局连续3年投入70万元,为老区改造低产田680多亩。市教育局连续5年投入400余万元,改造了6所老区中小学,改善了教育环境。今年换届时,不少理事单位负责人主动要求老促会交办任务,承担理事职责。受此启发,我们准备制定理事单位帮扶老区职责下发执行。实践表明,部门是我市长效机制建设的排头兵,很好地发挥了引领作用。

 

    三、社会参与是建立长效机制的保障。
    社会帮扶是老区发展不可缺失的力量,松滋建立老区帮扶长效机制中,社会力量给予了很大支持。全市有
119家单位为老区捐款360余万元,有50多个单位与老区结对帮扶。湖北白云边酒业、市人民医院、启星化工、葛洲坝松滋水泥、三盟矿机、鑫泰实业等单位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并支持老区建设,为老区乡村办了大量实事。今年,在老促会的倡导下,又有70家非公企业主动与上重点贫困村结对认亲,定点帮扶。在老区脱贫攻坚中,市神农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生态养殖本地土鸡产业链”工程,力争3年生态养殖土鸡100万羽,带动全市3000户贫困家庭脱贫。

 

    四、老区自我发展是建立长效机制的主体。
    老区的发展必须要靠老区的干群发挥主体作用,自己动手脱贫致富,共建美好家园。九岭岗村的南大路一
直没有硬化,2011年九岭岗人自己出工、出劳,自筹40余万元,在市交通局等市直单位支持帮助下,一个多月就硬化了南大路。夹马槽村是李桥水库供水末端,渠道狭窄,泥土淤塞。2012年, 全村300多干部群众亲自动手,除障、清淤、扩渠、硬化,解决了3000多亩农田用水难题。卸甲坪乡的干群亲自动手修了100多公里公路,8座水厂,他们在悬崖上炸石,在半山上开路,不怕苦,不怕累,有的干部病倒在工地。刘家场三堰淌村干群,开山造地近300亩,爆炸、搬运土石5万多立方米,砌挡土墙1万多立方米,筹资近5000万元,修了60栋别墅,把一个穷村建成了全国文明村。
老促会促办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老促会的工作有为才有位。促办服务是老促会的
重要职责和光荣任务,只有以满腔的热情,务实的作风,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担此责任。我们牢记宗旨,情系老区,坚持勤学习研究,勤布置检查,勤请示汇报,勤协调服务;做到能请动领导、能搬动部门、能带动基层、能触动社会。近几年我们先后开展了两次宣传月活动,编辑出版了《黄杰与松滋》、《贺炳炎画传》、《松滋老区赞》、《老区革命故事》等8部作品,撰写了300多篇文章。拍摄了老区建设专题片《丰碑》,今年又出版了15万字的《抗战英烈新四军老虎团长严昌荣》特刊。上述宣传活动,为建立长效机制做好舆论准备。

 

    8年来,松滋老促会共实施86个项目,投入资金3200万元,使7个老区乡镇近20万老区人民受益。每一个项目建成,都凝聚着老促会一班人的心血和汗水。今年,我们又确定了10个帮扶项目,其中工业项目1个,农产品加工项目2个,种养产业项目2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1256万元,部门扶持149万元,老促会扶持42万元。其中,由老促会促成的夹马槽村的20万只三黄鸡代养项目已经完成。

 

    中办发〔2015〕64号文件赋予各级老促会在老区脱贫攻坚中的监测评估职能后,我们认真研究,求解这一新课题。我们的初步思路是:与政协组织协作,与项目单位合力,与扶贫部门联手,与老区乡村挂钩,与领导机构互动,为老区脱贫致富尽到我们的职责。2015年底,全市预脱贫17848人,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00元,超过预期目标。

 

    我们虽然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决心认真学习中办发〔2015〕64号文件和全国老区建设会议精神,牢记新时期老促会的三大任务,履行老促会的三大职能,在老区精神的引领下,担当起老促会的职责使命,让帮扶老区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完善,为老区脱贫攻坚起到强力助推作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站更新

Copyright @ www.galch.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2015-2024

地址:公安县斗湖堤镇青年路42号 邮编:434300

电话:0716-5223549 邮箱: 2460748995@qq.com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50178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