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红色文化

中央红军第二次反“围剿”:三万打败二十万

2017年11月3日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官方微信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

1931年5月,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红一方面军坚持“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五战五捷,歼灭国民党军三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扩大了中央苏区的范围,其势力从江西南部伸展至福建西部……


在根据地内打破敌人的“围剿”

1931年2月,蒋介石调集了20个师又3个旅,总兵力20万人,在西起赣江,东至建宁的800余里漫长战线上,缓慢推进,开始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军事“围剿”,狂妄的叫嚣要在“三个月内消灭共军”。

 

4月17日,中共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在宁都青塘举行。会议讨论了有关反“围剿”的战略问题。王明路线的代表看到形势如此严重,提出红军主力应放弃中央根据地,退到四川去。

 

毛泽东在会议上严厉批判了这种逃跑主义的方针,他主张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集中兵力,先打弱敌,各个歼灭,在根据地内打破“围剿”。经过激烈的争论,毛泽东的主张最终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

 

5月11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敖上村召开誓师大会。毛泽东操着浓重的湘音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战胜强敌,我们只能引敌进入对我有利的地形时才能反击,在运动中先打弱敌,进而各个歼灭敌人。现在,我们三面都有敌军。左、右两翼之敌对我们虽构成一定的威胁,但他们各怀鬼胎,只图保存实力,对我不会尽力相钳……只要正面之敌王金钰部一出洞,我们就立刻打他个出其不意,杀他个人仰马翻。我们一定能够钻透敌人的“牛角尖”。


旗开得胜,白云山首战告捷

5月13日,侦察员和苏区的赤卫队员接二连三地跑来送信:敌军第28师和47师的一个旅已离开富田巩固阵地,向东固行进。毛泽东看到战机已到,立即和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研究具体的战斗部署,在敌人必经之路上布好“口袋”。

 

5月16日上午10时许,敌公秉藩师全部进入到了毛泽东的“口袋”之中。毛泽东向埋伏在高山两旁的红军指战员发出了总攻的命令。战斗到下午3时左右结束,歼敌28师大部,俘敌4000余人。敌师长公秉藩也被俘获,因红军不认识他,他混在俘虏中谎称是书记官,领到赤卫队发放的路费后便逃脱了。

 

白云山战斗胜利结束,红军旗开得胜,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首战胜利。毛泽东乘胜率红军主力穿过富田、圳头,直下水南,于19日凌晨追敌至白沙地区。部队稍做休整后,立刻向敌郭华宗师发起攻击。敌军如惊弓之鸟,很快败下阵来,企图渡河逃窜。但是,那几天正值大雨涨水,浮桥冲毁,河中洪流滚滚,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很快,敌郭华宗43师的一个旅和王金钰47师残部全部被歼。红军又打了第二个胜仗。


“飞将军”十五天长驱七百里

毛泽东指挥红军连连出击,继续由西向东横扫。

 

5月22日,红军驱敌至永丰县中村,又在这里摆下了战场,敌第26路军被击败,活捉了敌旅长王恩布,俘敌官兵3000余人。

 

5月27日,红一方面军向广昌城发起攻击,与守敌第五师激战一整天,当晚攻占广昌城,重伤敌师长胡祖玉。

 

31日,红三军团和红十二军出其不意地攻击建宁,当日占领建宁城,胜利结束了第二次反“围剿”的最后一仗。

 

就这样,红一方面军3万余人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在东固伏兵25天,尔后从东固一直打到建宁,在敌人后方的补给线上,由西向东横扫700余里,15天打了5个大胜仗,共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犹如“横扫千军如卷席”。蒋介石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仅半个月就破产了,20万国民党“围剿”大军损兵折将,土崩瓦解,全线败退。

 

毛泽东满怀胜利的喜悦,挥毫写下了《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一首,以抒胸怀: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站更新

Copyright @ www.galch.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2015-2024

地址:公安县斗湖堤镇青年路42号 邮编:434300

电话:0716-5223549 邮箱: 2460748995@qq.com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50178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