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工作动态

凝聚社会合力 加快老区建设

2016年8月15日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

 

 

 

 

    近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两会”的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区建设、实施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积极发挥县“两会”的促进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老区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两会”搭桥、基金撬动,村企(单位)共建、社会捐助,思源回报、齐心协力,共同促进老区振兴的社会合力帮扶工作机制,推进了老区加快发展。至2015年底,县“两会”共募集扶贫基金1244万元,利用自募基金935万元,拉动社会资本9000多万元,扶持建设思源回报工程177处,解决了一批老区人民燃眉之急的民生问题,受到群众好评。县“两会”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老促会”、“湖北省先进老促会”,今年又被评为全省“募集扶贫基金先进单位”。今年,县“两会”又选定了24个思源回报工程项目,总投资555.2万元,相关单位已承诺扶持277万元,正在实施。回顾我县老区建设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把老区建设好、发展好,党委政府主抓,更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是:

 

    一、党委政府切实负起第一责任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老区建设的根本保证
    公安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牺
牲和重要贡献。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饮水思源,牢记使命,践行宗旨,十分重视老区建设发展,把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作为“一把手工程”,既作规划发号召,又出实招抓行动,凝聚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合力。前些年,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同时安排90多家单位帮扶,动员地方筹资、群众投资投劳、村企联建,共筹措资金5亿多元,先后对花基台和孟溪大垸28个重点老区村、25个插花贫困村进行整体开发建设,使片区的生产条件大为改善,产业结构有效调整,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上解决了这些地方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安居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昨天大家检查的王家大湖片区,曾是贺龙元帅率红四军转战公安、会师南平、挺进江北的驻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江南游击大队战斗的阵地。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多重因素影响,过去这里芦苇丛生,一片荒泽,是有名的水窝子、(血吸)虫窝子、穷窝子,尤其是血吸虫肆虐,人畜感染率高达54%,群众苦不堪言。1970年实施洈水改道工程,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这里的水患虫患。后虽经过几次治理,仍未摆脱“三窝子”的阴影。2013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以书记、县长为正、副组长,20多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王家大湖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对片区的5个村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整体开发。三年间,筹资6500多万元,整合资金近1亿元,用于片区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民生保障工程,昔日的特困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家大湖片区从“千村薜荔人遗矢”到“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沧桑之变,是党委政府情系老区、执政为民的生动例证,是社会合力促进老区振兴的深情手笔,是老区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一曲凯歌。

 

    在聚力建设老区中,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老促会的工作。县委常委会、县党政联系会议多次听取“两会”工作汇报,咨询意见和建议,先后就老区建设、“两会”工作发了6个文件。最近,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县委办、县政府办又行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办64号文件精神,把老区发展纳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格局,项目、资金向老区倾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老区建设,积极募集扶贫基金;进一步加强对“两会”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两会”联系老区人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历次募捐活动中,县领导带头捐赠,去年“10.17”扶贫日活动开始,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发文要求县直各单位、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两会”的募集工作,分管战线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们还专门给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打电话,催促捐助。去年8月县老促会换届,县委书记向斌、县长刘忠诚对新班子人选、理事会组成人员与有关负责人一起多次研究,并提交县委常委会议讨论。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杨运春担任换届筹备小组组长,他多次召开换届协调会议,找新班子候选人谈话,审定会务事项。为给“两会”调整更适合的办公场所,向斌同志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打电话、发短信安排有关科局领导落实老促会办公地点,杨运春同志亲自出面多处寻找,与有关单位协调,办公室现已装修完毕,投入使用,使“两会”的办公条件得以根本改善。在工作经费上,尽管今年各部门预算压缩,而老促会不减反增。扶贫基金垫底金也从去年的46万元增加到60万元。这些都为“两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进一步提高了“两会”的社会影响力和粘合力。

 

    二、加强老区宣传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老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凝聚加快老区建设合力,宣传工作必须“先行一步”,只有通过广泛而强有力的宣传
,放大老区声音,才能把全社会的目光吸引到老区来,促成对老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同等优先”。因此,我们把宣传工作渗透到老区建设的各个层面,贯穿于“两会”工作的始终,形成了宣传部门牵头、“两会”主动出征、新闻媒体参与、部门(社区、乡镇)积极配合的老区宣传“大合唱”。近年来,我们在老区宣传上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编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区建设的重要论述》《老区建设文件汇辑》《老区知识问答》等资料和《记住红色》大型画册共3000多份,印发县内外。二是两次举办《虎渡两岸英雄歌》《古往今来看公安》大型图片展,接待参观达15万人次。三是编导了两部老区电视宣传片,除在荆州电视台、公安电视台播映外,还制成光碟发到全县观看。四是在《孱陵时讯》报、公安手机报和公安电视台开辟专栏,讲老区故事、展老区风采。五是开展了老区宣传“四进”活动,即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大院到社区、乡镇,都辟有老区宣传栏。六是建立了公安县“两会”网站,设立了20多个栏目,及时将有关政策和信息发布到网上。七是积极参与《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共有共办,努力扩大发行面,年发行量由最初的60多份增加到今年的1008份,覆盖到了各级主要领导、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和重点老区村,连续7年获得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一等奖,今年又获得特等奖。同时,认真搞好读刊用刊,各乡镇分会办了读刊用刊点,扩大了《中国老区建设》在全县的影响。八是积极做好老区宣传报道工作,仅2015年,县老促会和乡镇分会上送稿件近百篇,被采用41篇,其中国家级9篇、省级10篇、市县级22篇。形式多样、广泛深入、内容鲜活的老区宣传,让社会进一步认识了老区,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了红色,让游子更深情地眷恋乡愁,营造了热爱老区、建设老区、支持老区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首先是部门大力帮扶,根据县“两会”提供的信息,相关部门每年筹资1400多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县委政法委是个“清水衙门”,2015年帮扶3个村,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万林四处化缘,为他们解决建设资金22万元。去年,我们学习松滋经验,选定了21个项目对接帮扶,基金扶持64万元,县农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帮扶了240多万元。其次是企业积极帮扶。重点老区村马龙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全靠10多公里外的杨麻水库泵站抽水,由于泵站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运行,全村经常闹水荒。为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县老促会宣传动员,恒盛汽配城、东南醇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民营企业与“两会”共同出资,帮助该村改造泵站、疏洗沟渠,当年就使这个村摆脱了水荒的困境。去年“10.17”扶贫日募捐活动中,民营企业公安县民生担保公司总经理肖冬祥主动给基金会捐赠10万元。其次是爱心人士尽力捐助。重点老区村黄山头镇北宫咀村,是全县较为偏僻的一个村庄。深圳格林美公司董事长许开华,事业有成不忘乡愁,近几年共无偿投资2390多万元,为家乡建起了一个集健身、影视、医疗、商店、办公等多功能的万福广场,并承担管理、维修费用,让乡亲和周边村民享受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情趣与便利。今年在县委书记向斌同志的动员下,许开华又计划投资改造全村水利设施,积极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初步计划流转土地1000亩,布局区域化生产。游子们对乡愁的拳拳之情令老区人民十分感动。

 

    三、“两会”履职尽责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老区建设的强劲助力
    “两会”虽是社团组织,且领导成员都是退休的老同志,但我们深感从事的事业光荣,肩负的使命神圣,传承
的历史厚重。我县历届“两会”包括乡镇分会,勇于担当党委政府重托,不负老区人民期望,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以自己的默默奉献精神引领社会合力推进老区加快发展。上届“两会”几位领导年过七旬,他们为了募集扶贫基金,放下架子,拿下面子,迈开腿子,先后在县内外开展了11次募捐活动,募集基金1000多万元。前年夏天募捐,参加的老同志年龄最大的84岁,他们冒着烈日酷暑,往返奔波,有时要爬上7楼,有的老同志爬一层楼,就要歇会儿喘口气,每天都是汗流夹背,气喘吁吁。凭着这么一股情系老区的忘我精神,先后造访了40多个单位,深深感动了社会各界,大家热情解囊,捐赠扶贫基金70多万元。去年8月县老促会换届后,我们抓住“10.17”扶贫日这一契机,开展了新一轮募捐活动。十多个理事单位率先发出倡议,响应县委县政府扶贫济困的号召,同时,利用电视、广播、网站、报刊、专栏宣传老区,上门县直单位阐释老区,既讲老区故事,又摆老区现状,促进了社会各界对老区和老区人民的高度关注和深切关爱,大家积极捐赠,一些财政全额预算拨款单位,如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县编办等党政机关挤出工作经费,带头捐赠。一个多月,有45家单位和个人捐赠扶贫基金112.34万元。

 

    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老区建设中,县“两会”围绕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多次深入老区村组、农户进行多领域、多专题的调查研究,及时反映老区的真实情况,老区人民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为党委政府谋划老区建设当参谋,激起社会共振共鸣,合力推进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县“三年扶贫攻坚行动”启动后,我们及时组织力量,争取有关部门配合,对全县重点老区村的建设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中,重点老区村占46.9%;建档立卡的贫困户9930户、贫困人口30249人,分别占全县的45.7%和46.3%,并分析了他们致贫的主要原因。对这些信息,县委县政府按照“三年扶贫攻坚行动”规划目标,已将10个重点老区贫困村纳入当年脱贫攻坚对象,统筹安排开发建设扶持资金2815万元;对插花贫困户、贫困人口实行区别对待、精准施策、专人包扶,不脱贫不脱钩,脱了贫送一程。

 

    面对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根据张汉元同志在省老促会、省扶贫基金会第四届二次理事会上提出的要求:做大做强思源回报工程,从大量的“修桥补路中”走出来,上一些辐射作用大的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提高老区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我们及时调整思路,把“两会”工作重点转移到精准扶贫上来,把思源回报工程建设重点转移到扶持老区产业发展上来,继续发挥好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补位作用,以补位效应拉动社会力量补短板。县老促会换届后,我们两次到16个乡镇调查走访了30多个老区重点村,探讨脱贫攻坚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确立了“一突出、抓四点、一结合”的工作路数,即突出精准到户到人帮扶,扶持传统产业抓增长点、新型产业抓示范点、基础设施抓盲点、精准扶贫抓难点,扶持与促进相结合。并根据不同地方的资源秉赋、产业状况,选定了桔、柚、橙、吊瓜、养鸡、再生稻、虾稻连作等产业发展项目,以农民专合组织为龙头,惠及300多个贫困户。目前帮扶工作已全面铺开。如养鸡产业,我们在14个有基础的重点老区村选选定了146户514人,帮助其发展养土鸡。“两会”与当地党委政府和养鸡专业合作社、专合社与贫困户分别签订帮扶协议,雏鸡购买、育雏资金由县“两会”解决。饲养设施争取社会资助一点、贫困户自筹一点,按统一要求建造。专合社将雏鸡饲养成为重500克的青年鸡后,免费发放到贫困户喂养,并包技术指导、包防疫、包蛋品销售、包成年鸡回购。这项工程得到了省、市“两会”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回应,已整合投入资金近70万元。目前,2万多只青年鸡已全部发放到户,如市场没有大的波动,每个贫困户今年可创收1.8万元。

 

    社会扶持是老区扶贫攻坚、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老区建设是“两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增大了作为价值。但还很不够,一是广泛度不够,二是联动机制有待加强,三是支撑的力量体系还要进一步增强。去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两办文件是对老区人民和老区工作者的深切关怀、巨大鼓舞和鞭策,为“两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及时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实质,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深入贯彻中央两办文件,认真落实中、省、市老促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主要领导对我们的要求,全力促进老区“三农”工作,无缝对接“精准扶贫”,进一步传承弘扬老区精神,发挥好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我们也坚信,“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老区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站更新

Copyright @ www.galch.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2015-2024

地址:公安县斗湖堤镇青年路42号 邮编:434300

电话:0716-5223549 邮箱: 2460748995@qq.com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50178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