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补缺助民富 聚力增财促发展
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本着为政府多做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为老区多办一些“雪中送炭”好事的理念,以兴建思源回报工程项目为抓手,以争取政府垫底资金为“引窝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项目支撑、资金整合(捆绑)、重点突破”的思路开展工作,十多年来,争取各级投资2255.5万元,其中争取省老促会10万元,荆州市老促会57万元,本市老促会和扶贫基金308.9万元,市外及上级部门定向捐赠498万元,乡(镇)、村、组自筹912.8万元。建思源回报工程83处,项目涉及到乡村公路建设、排灌泵站兴建、农业科技培训、优良品种引进、产业化基地发展、革命遗址保护、水库整险加固、沟渠疏洗硬化、生产桥修建、安全引水等20多个项目。2013年——2015年,我们投入扶贫基金145万元,整合社会资金1092.4万元,兴办思源回报工程30个,帮助老区群众解决了一批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我们募集资金主要做法是:
1、争取垫底金
政府垫底资金是我们扶持老区建设的“引窝蛋”和“底牌”,表明了政府支持老区的态度,起到了示范带头的作用。2014年在全市财政体制改革,实际零基预算,压缩121项财政支出科目的大气候下,还特为老促会增加扶贫资金15万元,总额达50万元。市政府、市人大分管领导多次表态,从2015年起老区扶贫资金预算科目不变,预算额度不减,动作方法不改的“三不”政策,在市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力争每年有所增加。近三年来,政府列入预算,为扶贫基金垫底135万元。
2、请求领导出马
重大项目建设,我们请动领导出面募资捐赠。调关镇修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遗址公园投资需300万元以上。乡镇财政有限,市镇两级老促会向市人大作了详细汇报,引起了市人大高度重视。人大主任张泽民召集有关部门到施工工地召开资金筹措会议,要求市财政解决10万元,民政局30万元,老促会10万元,市人民政府设法解决30——50万元。该项目第一期投资基本落实,首期工程已经竣工。
3、动员部门资助
东升镇蒋家冲村地处我市南端,与湖南华容县万庾相邻。由于录属关系多次变更,加之该村自然条件很差,造成该村极度贫困,是出了名的穷村:无好路、无医疗室、无自来水、无有线电视、无通讯信号、无村部、无钱办事、无人管事。我们多次深入到该村调研、解剖,并在市领导的授意下,到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反映实情,请求支持。在此基础上,市长亲自召集17个科局一把手到该村召开现场办公会,商定:由交通局出资50万元,与会单位当场表态,捐赠48万元,共计98万元修4.5公里水泥路。卫生部门表态,群众就近在万瘐看病,石首农合报销。广电局长说马上从焦山河牵线到村里,保证一个月通有线电视。联通公司决定会后立马在这里建基站,修高塔解决通讯信号。水利局表态把全村安全饮水项目列入计划,提早实施。组织部决定从党费中列支一定经费修缮村部,添置办公设施。国土局表态把该村纳入国土整治重点村。我会已拿了6万元整修泵站,建红二军团南征誓师大会遗址纪念碑。市政府每年从国家财政大湖转移资金中破格给蒋家冲村单列2万元,用于行政开支,保工作正常运转。这些部门捐赠和项目投资共500多万元的扶持,彻底改变了该村生产生活条件,人民群众十分感谢,自发地饱含深情地给市委、市政府、市老促会写了感谢信。
4、联系成功人士
充分利用人脉资源,加强与“六老(老领导、老部下、老同事、老战友、老同学、老乡)联络,动员他们为革命老区、红色家乡做贡献。不少重点老区村的通路、通水建设,我们都帮助出面找过石首藉的领导和曾在石首任过要职的领导,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桃花山镇小石桥村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为了改变该村的面貌,我会曾多次找出生于该村的湖北荆江药剂选矿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升鹤共谋脱贫之计,在我们的动员下,他先后出资120万元,修通了村、组公路、安装了自来水,并对村里的困难户、老党员每年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费。
5、发动社会力量
多年来,我们发动乡、镇、村、组、社会各界募捐自筹资金近1000万元。这笔资金中,有的是现金、实物,有的是以工代劳,以劳抵资,这样形成了老区扶贫开发的大格局。2013年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拆点并校后边远地区小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乡村摩的载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等问题,向市委市政府写了专题报告,引起了市领导高度重视,在当年行政节余经费中拿出了一部分资金扶持购买校车。全市很快构建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老板出资、家长付酬、部门监督、财政补贴”的校车运营管理机制。全市共成立了12个校车公司,投资2750万元(其中重点老区1826万元),购买校车125辆(其中老区83辆),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获得上下一致好评。还在全省、全荆州市作了典型发言,推广了我市发动各界力量,整合社会资金的校车添置、运营管理经验。
6、建立长效机制
学习襄阳经验,按照四个优先(政策、项目、资金、科技),实行三定:即定帮扶对象、定扶持项目、定脱贫时间。使扶持老区建设工作做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市“四大家”领导与全市58个老区贫困村结成对子,联村帮扶,不脱贫不转点。市政府制定了老区扶持方案,每年对8个重点老区乡镇的重点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村平达30万元以上,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抓,不让一个老区乡、村在小康路上掉队。
为了做到精准扶贫,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起到“靶向治疗”的效果。我们在每个扶持项目上都严格按照乡镇申报、实地察看、反复论证、量力选项、市府审批、部门办理、跟踪督办、协调服务、检查验收、建章建制、巩固成果等十多个流程走。扶贫基金的使用、发放、管理均由市财政局“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拨付给项目村。这些年来,市财政非税收入管理局领导经常说,老促会资金管理规范、严格,扶贫效果最好。荆州市人大主任易法新在视察我市条例贯彻情况后说:“要进一步总结推广石首市扶贫工作和老促会工作经验,推广他们和社会各单位积极参与支持的好作法,好措施,不断开创我市老区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在基金募集、管理、使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募集面还不广、募集的形式不多、成效不显著。在当前这种大气候下,深感募资难度很大,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决心乘本次会议东风,真帮实扶助民富,聚力增财促发展。
建议:去年8月,国务院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这是中央开展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制度和重要载体。我们如何利用这一平台,搞好集资募捐活动?希望荆州市老促会拟定个运作方案,以便我们参照办理。
2015年7月12日
- 上一篇:洪湖市老促会老区建设基金汇报材料 2015/11/19
- 下一篇:公安抗日根据地新貌照片组合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