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遗忘这样的地名
1964年4月5日,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参与者董必武到嘉兴南湖视察。他登上纪念船,回忆起当年一大代表们在游船内秘密聚会、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情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挥笔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近日,根据这一诗作,浙江省嘉兴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办发掘了烟雨路这一红色地名,挖掘了其深厚的红色地名文化。
然而,也有一些同样凝聚着红色足迹、红色故事的红色地名,由于种种原因并不为人熟知,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看《大江东去》电视片的时候,看到过一个叫小沙渡的地方。查阅资料后才知道,几十年前,小沙渡是个工业区,也是工人运动核心区,当时有工人俱乐部、工人夜校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卅运动就是在这里发动的。我们党很多先辈如周恩来、邓颖超、杨开慧等都在这里工作过。像这样的地名,如果不看《大江东去》,连我这个老上海都不知道。”
革命战争年代,我党留下了成千上万个红色地名文化遗产,这些红色地名默默记载着我党从孕育到壮大的历史过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彰显着中华儿女的“情”和“梦”,是追忆先烈血脉的绳结,是探寻党史渊源的轻舟。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对一些红色地名不仅不及时抢救和保护,而且还任性地改名。据民政部统计,近30年来,仅伴随基层行政区划和建制村调整,我国就有6万多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村名称被废弃,其中不乏承载着厚重红色历史的名称。这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弘扬带来了不利影响。
红色地名文化是我国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传承红色传统,延续红色文脉,抢救、挖掘、保护和弘扬红色地名,已刻不容缓!
- 上一篇:扶贫办:中国老促会推出革命老区社会精准扶贫新模式 2016/7/15
- 下一篇:湖北省“两会”学习贯彻“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弘扬老区精 201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