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老促会老区建设基金汇报材料
革命老区普遍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我们洪湖老区就是其中典型之一,也是江汉平原财政贫困县之一。没有资金作保证,老区事业建设,扶贫开发则是纸上谈兵,一句空话。
面对政府财政匮乏,单位和个人公益意识淡泊,捐赠活动积极性不高,募资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洪湖市老促会不断破除封闭自守思想,转变观念,变依赖为自力更生,奋发有为;变畏难为坚定信心,取于胜利。充分利用老促会,扶贫基金办事处这个平台,把募集基金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老干部丰富人脉资源的优势,咬定青山不放松,克难奋进,创新基金运作模式,探索募集基金途径和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基金的使用效率,实实在在地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好事,增添了老促会、扶贫基金办事处的活力和生命力。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老促会为全市15个乡镇偏远地区村组,新建和维修生产用桥24座,通村公路5条,村级农用排灌电站2座,修缮革命遗址2处,扶持贫困学生读书148人,解决了上万亩农田的旱涝保收和数万人的出行困难,以及农用物资的运输问题。总共投入募集资金400多万元,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一、克难奋进,千方百计募集老区建设基金
募集资金是老促会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好事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几年来我们新一届老促会团结全市热心老区事业建设的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联络洪湖籍在外工作以及曾在洪湖工作过的老干部、老将军、老专家和社会界名流,牵线搭桥,疏通渠道,募集资金。
一是以“思源回报”为主题,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唤醒社会各界对老区的感恩之情和回报之意。在宣传动员活动中,我们几位老同志走南闯北,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用汗水,用真情感动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老区人民也收到了丰厚的回报。
戴家场镇寄木村丰收河,把九合垸千亩农田隔断、农民下地、生产资料进田除绕道几千米外,就只有在渠道上仅有的一根水管上“走钢丝”。武汉中南市政设计总院伸出援手,主动与戴家场镇结成帮扶对象,院长亲自带领设计人员实地查勘,投资十多万元帮他们新建了一座外观漂亮,质地良好的桥梁。
老湾乡石桥村土地面积大,沟渠众多,村民居住分散,村民生产生活极不方便,为解决通往内荆河排灌主渠道上的生产用桥,省文化厅一位领导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了建桥资金。
武汉美光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江平是洪湖人,他在公司内部专门设立了扶持家乡贫困学生读书的基金帐户,每年资助老区的100名贫困学生读书,解决了这些孩子家庭的实际困难。
二是以老区“民生工程”为重点,开展老区扶贫项目推介活动,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老区边远地区的民生问题也凸显出来了,存在群众出行难,农田排灌难,小孩上学难等问题。洪湖是典型的平原湖区水网地区,处于四湖地区下游,境内沟渠纵横、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8公里。这些河渠的形成,确保了农业的丰产丰收,但也造成了一些村与村、组与组、农户与农田相阻隔,虽经多年建设,修建了一些桥梁和涵闸泵站,因年久失修,损毁比较严重。这些地方并不富裕,完全靠农户自修自建实在无能为力,建桥、修路、建泵站已成为老区民生中的重中之重。
为了帮助这些地方脱贫致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我们把它确定为老区建设的“民生工程”。同时,老同志们承载着老区人民的希望,走遍了这些地方的村村组组,河湖港湾,认真翔实地编印了洪湖市老区“民生工程”简介。简介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文字简要,意向明确,操作性强,既解决了投资者的疑虑,又有推动的激励意识。随后,老促会的同志带着简介即时外出,开展广泛的联谊,联系活动。同时,在市内从2013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连续两次召开老区“民生工程”项目推介会议。由于项目精准、督办有力、协调主动、老区“民生工程”项目进展顺利,现在一大批项目已经建设改造完成,投入使用,产生了积极效应。不仅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更为这些地方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座一座的钢筋混凝桥在老区竖立,倾注了洪湖市老促会一班人的心血,可以说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有我们老促会同志的艰辛。
二、建章立制,严格规范老区建设基金管理
老区建设基金主要由上级下拨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县级人民政府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社会各方面捐助的基金组成。对我市老促会而言,基金除少量来自省、荆州市老促会拨付外,其它主要是社会捐资。我市老促会的同志深深懂得,老区建设基金不论来自何处,它的政治涵义都很重,它的每分钱都来之不易,都要用在老区民生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在这一点上是我们的共识,对于基金的募集,项目的审批,票据的管理各种财务报表都有严格要求,保证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阳光操作、公开透明,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第一,专户专帐。即老区建设基金一个户头,一个帐本。虽然我市基金数额不大,但一定要把它与费用帐目区别开来。第二,专据专收。即由收基金的章子收基金,杜绝由其它公章收基金。第三,专款专用。即收来的基金只能用于老区的基层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培育、科技成果推广、民生与社会保障以及革命遗址遗迹保护修缮,绝不能用于其它公务开支。为将这些做法落实到位,我们建立了市老促会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基金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三、体察民情,精细准确使用老区建设基金
怎样使老区建设基金不仅是用在老区民生工程上,而且要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近几年来,我们每年年初都组织人员到我市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去调查研究,了解这些地方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2013年我们到新滩镇沟南村调研,发现该村的泵站于1981年由群众集资兴建,1993年因故停止使用,后荒废。2010年一场暴雨致使该村2300多亩农田被淹,颗粒无收,群众迫切要求修复,而镇政府无力承担,我们用筹集的基金修复了这一泵站,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又如沙口镇崔沟村尹小垸,位于内荆河北岸,地理位置偏僻,垸内3000亩农田,是个望天收的孤岛。我们通过项目推介会,由水利部门出资18万元,新建了一个泵站,使这里成了旱涝保收的农田。大到项目的选址确定,小到项目实施的每一具体环节、工程质量,我们都事必躬亲。每一个项目都要跑很多次现场、开多次协调会。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精细准确地使用老区建设基金,让老区人民满意,让社会满意。
- 上一篇:监利县扶贫基金会办事处关于基金募集、管理、使用的情况汇报 2015/11/19
- 下一篇:拾遗补缺助民富 聚力增财促发展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