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老区动态

公安县老促会赴湘鄂边等地考察学习

黄 池

2024年12月13日 来源:公安县老促会办公室       浏览:


湘鄂两省地脉相接、文脉相连、红色基因相续。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近日,公安县老促会携手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档案馆、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青年干部,前往湖南省桑植县、湖北省鹤峰县、巴东县等地的贺龙纪念馆、湘鄂边苏区烈士陵园、五里坪革命旧址群等革命老区实地考察学习。我们怀着朝圣的心情,行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满怀肃穆,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湖南省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贺龙纪念馆从桑植骄子、北伐名将、南昌起义总指挥、创建革命根据地、率部长征、威震抗日战场、征战大西北解放大西南、人民功臣、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等九个部分,通过4个场景、288件珍贵文物、481幅历史图片和人物画照,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生动呈现贺龙元帅的光辉业绩。

公安县老促会一行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

贺龙纪念馆

    鹤峰是巴文化发祥地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湘鄂边苏区革命烈士陵园,1962年建园,1978年重修,立有高22米的“湘鄂边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以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鹤峰苏区牺牲的英雄儿女而建的湘鄂边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陵园的主要建筑物包括贺龙铜像、烈士祠、纪念碑和主墓群。在湘鄂边苏区战斗牺牲的8721位烈士的姓名被镌刻在英名录墙上,以铭记他们的功勋和牺牲。‌

湘鄂边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英名录

    巴东县金果坪乡是贺龙元帅曾率部五次屯兵驻扎的地方,曾设红三军军部于金果坪乡江家村。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军事家、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将军殉难于此,在革命战争年代有500多志士投身革命事业,100余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段德昌烈士墓、红三军革命烈士纪念塔以及红三军军部旧址、红三军枪炮局等成为金果坪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红三军军部旧址及贺龙旧居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等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边界地区,是全国三大块根据地之一,与鄂豫皖、中央革命根据地遥相呼应,互为犄角,起到了积蓄和发展中国革命力量、牵制敌人和策应配合各小块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的作用。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通过此次红色文化的参观学习,看到了资料上看不到的珍贵东西,感受到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让青年干部更深入地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缅怀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牺牲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