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跃马龙门寺
--记公安县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领导人樊学赐
大革命失败以后,军阀混战,土匪横行,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首反映土匪为害之烈的民谣“天见他昏昏深沉,地见他草木不生,官见他兄弟相称,百姓见了他有死无生。”就在这种时候,公安县天星垸龙门寺出了一位“剿匪英雄”,他叫樊学赐,是本地樊姓农民家里的长子,因此又名樊老大。樊学赐热爱劳动,侠肝义胆,素为乡亲近邻推崇。
樊学赐自己说他剿匪有两个目的:一是剿匪济民;二是剿匪建军。
1926年下半年至1927年上半年,樊学赐以三星垸“甲董”、“清乡局”(国民党左派控制的地方组织)的名义,先后发动一千多名农协会员在天星垸及其附近的花月洲、澧安垸、拖船铺、瓦窑河、甘家厂等地杀掉大土匪、大恶霸、大豪绅、反动军阀部队骨干二十多人,并驱散其部属800多人。直接消除了乡里百姓的心头大患,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支持了农民运动的发展。
樊学赐剿灭土匪要得到的另一种红利就是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他要在龙门寺建立一支农民革命武装。他的这个愿望,通过艰苦激烈的剿匪战斗,一次次地得到实现。每歼灭一个匪部,除了把缴获的财物分给当地穷苦农民外,其中能够军用的物品都收集起来运回龙门寺作建军之用。例如,在一举歼灭公、澧边界巨匪杨万生后,就缴获步枪30多支,包括接管区团防武器和向大户派购枪支,共获得步枪50多支。在歼灭四川军阀杨森部队溃逃至三星垸的敌兵100余人后,共缴获枪70多支。樊学赐凭借这些战利品,在龙门寺组建起了拥有1900余人200多条枪的农民武装。同时,在郑公渡、郭家拐两地建起军训基地,并在龙门寺内设立了枪炮局,制造土炮和独子枪,修理损坏的枪支。
樊学赐的革命活动和斗争业绩,得到中共公安县委的关注和支持,县委和县农协领导人覃济川等多次与他谈话,对他的先进思想和行动给予充分肯定,亲自送给他八支手枪以资鼓励。1927年9月,樊学赐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名自发的地方农民武装领头人,变为一位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此前不久,覃济川等领导人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决定以樊学赐和杨荣祥两部武装为基础,把公安县各区分散的武装力量集中起来,在陈祠桥成立公安县人民自卫团,樊学赐任团长,杨荣祥任副团长。自卫团下设八个大队,3000余人,500多支枪,成为公安苏区第一支成建制的农民革命武装力量。
人民自卫团成立后,樊学赐先后执行了两大任务:继续剿匪和参与鄂西秋收暴动。他亲自率领自卫团二大队和五大队,包围虎渡河右岸的沙口市,追捕叛匪刘祖丰(原为土匪头子,经农协组织收编后,又叛变投敌,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迫害革命家属)。当得知刘祖丰已逃窜到黄山头时,樊学赐挥鞭策马,命令部队跑步追向黄山头,向敌人盘据的乐福垸进攻,捣毁了匪部窝点,打死五区反共团防大队长邱才和,活捉并处决了刘祖丰。9月20日,樊学赐被任命为弥陀寺暴动的左路指挥,他全身披挂,横刀跃马,从龙门寺出发,经由南平、黄金口,挥师北上,势如破竹,一举攻克了弥陀寺,打响了鄂西秋暴第一枪,受到省委、鄂西特委的表彰。
弥陀寺暴动后,反共势力大为震惊,驻防宜昌和湖南的国民党军鲁涤平部第三十七团和门炳岳师,分别从江陵、沙市和张家厂一带出发,夹击公安革命武装。而樊学赐在斗争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忽视了对敌人进行报复的防范。当敌人兵临城下时,他还在郑公渡街上搭台唱戏,直至敌三十七团追近郑公渡时,才集合部队向松桃垸转移。途中,与湖南津市方向来的敌人相遇,当他带着两名护兵匆匆突围躲进澧安垸朋友郑明久家隐蔽数月,后被以“老庚”相称的郑明久出卖,在樊学赐参加其妹妹婚礼时,郑明久引狼入室,敌人逮捕了樊学赐,送到县城监狱关押。
1928年冬的一天,公安县城南平监狱审讯厅里,阴风惨惨,日色无光,国民党县政府召集了有各区、乡、保长参加的会审会。反共县长高振铎亲自审问。当高诬蔑樊学赐是土匪时,樊学赐怒吼:“我不是土匪,我只杀过土匪……”当高振铎逼问:“你为什么与国民党政府为敌,你是怎么想的?”樊学赐回答:“我想的,你想不到!”高振铎嚎叫:“我想不到,可做得到,我要砍掉你的头!”樊学赐镇定一笑,说:“你能砍掉我的头,而我头脑里装的共产主义、人民解放你永远砍不掉!”高振铎当立宣判他的死刑。28岁的樊学赐死得万分悲壮。他被刽子手扒光衣服,割下头颅到各地示众,还肢解身躯,挖出心肝,并不让家人收尸。事过多天后,乡亲们才冒着生命危险,把他的尸骨收集起来掩埋在龙门寺的土地上。
樊学赐死了?他没有死!英雄是不死的!他至今活在公安县人民的心中!
- 上一篇:戴补天的故事 2016/2/18
- 下一篇:公安县老促会利用国家扶贫日募集扶贫基金110多万元 2016/2/16